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建校3年 百余名学生获国家专利

  • 发布时间: 2016-07-21
  • 提交: admin

学生通过"智慧班牌"查阅学校动态。



  一扫二维码,就知道植物的信息;在云图书馆内,借阅最前沿的书籍;将3D打印厂房搬进校园,从设计到制作流水线作业;每个班一块“智慧班牌”,只要用学生一卡通扫一下,学校动态、班级管理、评价反馈尽收眼底……在开发区实验初中,处处透露出信息技术的气息。“通过信息技术,颠覆了传统教育观念,培养了学生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,为老师和学生们打开了新天地的大门。”开发区实验初中特聘专家王明阳说。

  5月23日至25日,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举行,开发区实验初中校长李素香在大会上发言,分享信息化教育的经验,是青岛市唯一一个获得发言机会的中学校长。开发区实验初中也作为西海岸新区唯一一所信息化学校,迎接了五百多人的参观团参观。

  在开发区实验初中的校园内,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“身份证”,只要扫一下二维码,植物的信息尽收眼底,包括生物常识、历史知识、文学典故等。“通过码上植物园,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植物的更多、更有趣的知识,也提高了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兴趣。”一位学生告诉记者。

  学校负责人介绍,学校推广信息化的过程中,也遇到过很多困难。“首先就是设备配备,比如3D打印机,一台机器就要几百万。学校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,企业无偿提供设备供学生使用,解决了这一问题。学校则为企业提供宣传推广,形成双赢。”该负责人告诉记者,学校的“云借阅”电子图书馆也是由企业免费提供的软件平台,学生可以通过“云借阅”借阅自己最喜欢、最前沿的书籍。

  记者看到,在实验初中每个班级门边,都有一块“智慧班牌”。学校动态、班级管理、课程安排、教师信息等都可以随时查阅。学生刷一下校园一卡通,还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反馈信息、教师评价等。

  梦工厂区、创意实验区、翻转课堂区,开发区实验初中将3D打印的厂房完整搬到了校内。在3D打印创客体验中心,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设计通过3D打印机变成现实成品。信息技术开发了学生的思维,培养了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。

  建校短短三年时间里,开发区实验初中已经有100多名学生荣获国家发明专利。“我们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未来学习型人才,适应这个学习型的社会。”王明阳说,学校将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,将来,学校将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学习场。“信息技术对于传统教育观念是颠覆性的,是不可替代的。”王明阳说。

  文/图 记者 刘家冕

   (来源:半岛网-半岛都市报)


Tags:


实施单位:广东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     中兴华教育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     北京中兴华智能科技研究院

支持单位: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    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   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    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

全国中小学考古社联盟     清华大学原专利事务所     教育部中小学创造力总课题组   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造力课题组

商务印书馆    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     中科院国家干细胞资源库    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

联系电话:010-63726292;联系邮箱:server@educor.net

京ICP备18011423号-1